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笑栽野人談笑錄


笑栽野人談笑錄 - 菜園在暨南大學作為公共藝術的可能性
作者:吳宗澤

讓我們來談談笑栽野人核心價值論述,為何在校園裡種菜可以作為一種公共藝術的表現?首先我們看到左圖三角型的部分,我們將構成笑栽野人的重要的元素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公共參與、藝術和種菜。



任何事物都需要公共參與,我們將公共參與擺放三角形的最上端,公共參與與藝術之間的關聯
是公共藝術。這樣的關係是為了打破既定我們對公共藝術的想法,認為一個藝術品擺放在公共空間就可稱為公共藝術,但我們認為一個公共藝術品的建構,需要有在地的人民一同參與來共同建構,這樣的藝術品對於在地來說將會是有情感和故事的,而非同以往一個公共藝術品的出現是一個藝術家在一個公共空間中完成他個人的作品,和在地一點關連性沒有,這樣的公共藝術單純就只是一種擺設,而我們強調在地一同來參與完成公共藝術的建構。

很難想像種菜如何與藝術扯上關係,通常我們對於菜園的想像就是阿伯或阿桑自己搭建的一個小菜園,裡面雜草凌亂、器具、垃圾堆放,呈現一種雜亂的感覺,可是有誰規定說菜園一定要長這樣?菜園也可以和花園一樣美麗,菜園和藝術之間的關聯我們提倡樸門農藝,讓我們能夠利用永續發展的方式創造多元具有美感的菜園,運用樸門農藝的設計理念,打破我們以往對菜園的既定想像,美一點會更好,甚至成為校園當中的一種可食新地景。

大家一起來種菜有什麼用意?甚至該問說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這不單單只是種菜而已,這其實是學習我們傳統社會當中失落的技能。綜觀現今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各種糧食安全的問題、慣行農法、越來越多人關心吃的健康,同時台灣農業的沒落,越來越多國外進口卻沒有保障的食物等問題。原本早期的農會家家戶戶都會下田,可是現今的社會當中要我們種菜卻沒有幾個人會,因為種菜這項技能,考試不會考,學校也不會教,唯有透過親身參與糧食的生產,才能夠了解台灣各種糧食的問題,試圖填補我們缺失的經驗,在這片土地上共同耕作學習,讓校園種菜成為一種公民農業,創造新的農業價值。

上述三個面向為笑栽野人的核心價值,可是學校為何要來推動這樣的事情發生?是因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做為一所綠色大學,在校園內推動永續的生態農業是具有一個指標性的意義,同時能夠與埔里鎮將來想推動生態城鎮有密切的關係,埔里鎮在未來有可能朝生態城鎮去發展,離暨南大學校園最近的挑米生態社區來看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時暨南大學做為一所綠色大學,在校園內推動校栽野人,能夠幫助學校與埔里鎮的綠色農業建立連結關係,以校園做為一個實驗菜園,讓更多人來學習永續的生態農業、公民農業、樸門農藝、可食地景、食農教育等,對於學校在埔里鎮推動生態城鎮能有莫大的幫助。

為何我們要叫笑栽野人?
『笑栽』是指當我們帶著微笑,喜悅地進行創意、美感、有活力的植物栽培活動,就會發現創造的力量就在自身之內。『笑栽』也是校栽,及校園菜園的栽培者。
『野人』是指充滿力量,具有強大生活技能的人。就像我們太古時代的祖先,擁有強韌的生存本能。讓我們傳承那遠古老祖的智慧,懂得向大自然學習,培養敏銳的觀察與分析能力,並重拾本有的生活技能

笑栽野人的社群介紹:
笑栽野人社群作為暨南大學引領在地環境美學發展的基礎,有著一群想找回原始生活感動、嚮往綠色生活美學的有志之士。這個共耕共學團的聚會,是一個關於永續文化、農耕栽培主題課程的開始。為活化暨大校園一個長久被忽視的公共空間,將以活體建築的植物生命為核心,讓空間轉化成為一個可以結合藝術、美學、景觀、農耕、教育、休閒的多功能場域。

笑栽野人目前成員:
笑栽野人的成員包含校內教職員生與校外埔里社區民眾,共同學習樸門的精神,並協力合作進行藝術生態菜園的建構。笑栽野人們的背景雖有高度的複雜性與歧異度,卻都有個共同點是想親近自然、找回人與自然相互連結的需求與渴望。笑栽野人是一個強調和諧共處、共存共榮、互助合作的學習共同體。在這樣的理念社群交流對話中,其思想觀念、知識技術可在這個社群網絡內互相傳遞,同時也將『綠色美學』的種子帶回各自的生活領域,讓種子繼續發芽、演化。

笑栽野人的課程排定:
在現今面對氣候異象、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下,笑栽野人的樸門課程內容是從農耕生產開始。課程探討的主題不僅涵蓋的領域廣泛,其知識與技能的層次包含基礎、進階到專精,活動設計是既多元化又彈性,包含理論與實作、室內與室外課程。並為培養參與者綠色美學生活設計的能力,以及考量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及經驗,故設計不同內涵或多元價值的活動,讓大家可以在彼此互動與交流中,持續改善原有的生活認知與習慣。笑栽野人追求的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生活上的實踐。而人與自己、與土地、與自然萬物關係的重建則是這些活動的重要內涵。
當公共藝術與日常生活結合,並朝向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時,包含綠色美學設計與綠色行動觀念的大學教育也由此產生創新性的融合。而笑栽野人這樣的理念社群彼此之間所形塑出的關係網絡,對於未來的發展存在著各種可能的機會及變化,其中也蘊藏著豐富且多層次的社造潛力,期許將帶動校園及在地社區形塑未來更美好的生活願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