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笑栽野人第二次室內課程摘要─樸門永續設計概念介紹

未來的農場
作者:吳宗澤
本次課堂首先分享影片未來的農場,補充瞭解樸門這樣的概念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所提出的,拍攝野生動物的攝影師 Rebecca Hosking 尋找各種方法,看到英國的工業、畜牧業、農業的汙染,大規模的灌行農場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同時面對糧食自己率和進口糧食的問題,面對全球石油危機,必須去思考一種解決的辦法,為何這些問題在工業化時代短短的兩百年就遇見了,以前的人是如何去對這些的問題,他們發現答案就藏在森林裡,一個永續
自主的生態環境,是能夠創造永續環境的棲地。將樸門運用在一個大規模集約式生產的農場,原本了無生機的農場,幾年之後頓時生機盎然,不太需要照顧,將傳統英國鄉村農場變成節約能源的綠農場,她發現改變的祕密就藏在大自然裡,農民所需要做的是進農場裡採收一些果樹葉菜,永續的森林環境會自己照顧自己,不用農藥、肥料、除草劑,農民生產的成本減少了,箱隊的農民的收入提高了,對環境更友善,而無毒的環境中保護了無形的資產-生物多樣性,一舉多得的樸門農法試圖解決目前工業化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以達到永續的生活環境。


樸門的緣起

1970年代中期,澳洲生態學家Bill MollisonDavid Holmgren為了回應快速擴張而高破壞性的工業化農業,開始構思如何發展出穩固的農業系統。他們認為工業化農業毒害了土地、水源、減損生物多樣性,並且毀滅了數十億公噸的肥沃土壤。他們在1978年的著作「Permaculture One」中,開創了樸門永續設計的主張。樸門這個詞彙最初意指「永恆的農業」,但也迅速擴大到「永恆文化」的意涵,因為一個能真正維持永續的系統,必然涵蓋各種社會面向。

為何要叫樸門?

樸門這個字源自於Permaculture,是Permaculture的中文翻譯,這個詞是由「永久的」「農業」,或「永恆的」「文化」所構成。是一種設計人類聚落與多年生農業系統的方法,它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係。它起源於澳洲生態學家比爾莫利森、大衛霍姆格倫及其夥伴在1970年代所出版的一系列刊物。

美國的農業經濟學家Franklin Hiram King1911年的著作「四千年的農民:中國韓國日本的永恆農業」中,最早將「永恆的」「農業」這兩個英文字彙連接並用;在這脈絡下,永恆的農業被認為是可長久不衰的農法。

樸門的核心倫理和原則
樸門是一套基礎廣泛而宏觀整體的方法,可被應用在各種生活面向。在樸門設計與實踐的核心,是一組基礎的核心價值或倫理,不論設計者身在何方,不論是在進行市鎮規劃或擬定貿易制度;不論是在照顧一小處窗檯盆栽或整座森林。這些倫理都不改變,它們常被歸納如下:

1.照顧地球:體認地球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是我們脆弱的家園。我們屬於地球的一部份,不是獨立於她之外,照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非生物,例如土壤、空氣、森林、微生物、動物、水等等;如果我們不善待地球,當地球生態系的平衡出了問題,勢必無法提供人乾淨的水、空氣和食物,同樣的生物多樣性、自然環境也會遭受破壞,無法提供寶貴的生物資源。透過無害的人類活動、主動的保育、資源節約或從事對地球有益的工作,都是在實踐這個輪裡的方式。

2.照顧人:樸門設計尊重所有生物與生俱來的價值。人類雖然僅僅只是地球上整體生態系中的一小部分,卻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認為地球上的所有人類都應該能夠取得基本的食物、有庇護的所在並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我們若是不快樂,很有可能就沒有意願去照顧地球或其他生物,因此照顧人類本身也是照顧地球,藉由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與扶持,朝向不傷害人類自身與地球的生活方式而轉變,達到永續的生活方式。

3.公平分享(分享剩餘):樸門永續設計希望設計出更符合公平正義的經濟系統與社會環境,當我們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任何多出來的資源、金錢、時間與能量,都應該回過頭來投資在照顧地球與照顧人類這兩項倫理上,確保地球上各種有限的資源,都以公平而明智的方式被使用,讓地球的資源合理的分配,讓人與生物在這個有限的星球上共榮共存。

根據樸門的核心倫理衍伸出一些設計原則,原則是依循著核心倫理在面對真實生活所採取的策略,又再歸納出來的一些方法可以讓人快速去解決所面臨到的問題。

以下製作成表格方便閱覽
5大面向
14原則
目標
可能方法
學習面
觀察和互動
l   從上而下思考,從下而上行動
l   了解一塊土地有何需求
l   觀察自然中的模式和系統
l   將必要的干預減至最低
l   失敗為成功之母
l   累積一年長期每周的觀察再進行改變
靈活運用並回應變化
l   加速自然生態的建立
l   和自然合作,而非對抗自然
l   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考慮能趨疲(物質逐漸破壞、毀滅的過程)
l   飼養動物來幫助栽培系統
l   利用裸土的好機會,盡快照顧它。
l   將雜草化為益處
l   努力讓能源的耗損適當而合乎道德,而能在未來建立一種低耗能的永續生活方式(運用現代人類面對能源枯竭的持續適應性)
l   如果馬上就種,只會種出雜草
l   小區域放牧: 在適當時機讓吃草的動物進來,再趕開讓植被恢復。
l   割草做樹的地覆物
l   將生長速度快的固氮植物和耐蔭性強的樹種在一起
l   讓雜草保護土壤,形成地底的有機質
將問題視為正面資源(正向思考的方式)
l   當一種東西太多時,代表你不是在使用、分配或重視它
l   把問題視為一道有趣的謎題
l   在系統中加入某些東西:你沒有蝸牛的問題,而是沒有鴨子來幫忙吃蝸牛。
l   讓雜草修復土壤
能源與物質面
收集、儲存、回收當地的能源(包括水+物資)
l   零廢棄
l   盡可能保留住基地上的水和提升肥沃度
l   利用陽光種你的食物、溫暖和冷卻你的房子、加熱你的水和煮你的午餐
l   物盡其用
l   社區資源回收和堆肥
l   Swaleshallow trenches along contour沿著等高線的淺溝
l   被動式太陽能建築設計
l   太陽能鍋具、加熱和乾燥
l   收集自家的雨水
l   生產自家的電
l   建立工具和服務的合作社
有效率的能源規劃
l   以區和扇形來設計小尺度而密集的系統
l   把食物的生產拉回城市中
l   把維護降到最低
l   城市農園
l   城市如農場(收集有用的資源)
l   自己生產食物
使用並珍惜再生能源與服務
l   重視生物資源更甚於石化科技
l   用雞耕田
l   中水回收系統
l   溼地過濾系統
l   馬、牛、豬、鴨、蜜蜂、狗、貓
l   木頭比金屬和塑膠好
l   種植成長速度快的樹木來搭建臨時結構物 (棚架、雞舍)
合作面
整合相對位置
l   從多向度進行植物的整合
l   在工作、溝通或經濟上用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
l   把「廢棄」和食物系統整合在一起
l   整合性的土地利用,將一塊土地的不同用途整合起來
l   將各個組成元素的關係加強到最大
l   和鄰居合作創造一個農園
l   棚架、森林花園、爬藤植物、地覆植物
l   忌避與共榮植物共同栽種
l水往低處流,在區遇的最低處適合作生態池或淨化系統
每個元素可產生數項功能
l挑選各元件或決定元件位址時,最好兼具多種功能
l設計前透過觀察分析每個元素的功能、產出、需求,檢視各個元素間如何可以互惠互補
l在農場內設置水池,除了儲水,還可以提供養魚,養鴨,種植水生食用植物,冷卻空氣,生態保育等等功能,達到一舉多得的功效。

所需重要功能由許都元素來提供
l責任分攤
l將重要的功能去中心化
l使用重要的功能來源多元化
l大型農場或社區內種植植物,要多樣化,有樹有果有菜、有一年生多年生、有耐旱耐濕不同特性、能供食用、飼料、建材、綠肥等等功能,而且四季都有收成。如此就能保障生活所需,獨立自主。

尺度與規模面
從設計模式到細節規劃
l尋找自然模式來活化設計
l從在地系統層面來思考,而非考慮單一面向的思考
l在設計終考量整體的地景與人類景觀
l用生物區位來規劃
l根據每日區域使用的頻率採用分區規劃達到最少的耗能

使用小而慢的解決方式
l藉由長時間的觀察,找尋合適的解決方式,避免採取大規模快速的方式,造成後續的改善所面臨的困境
l慢慢地建構土壤
l使用適切的技術
l長期性的思考
l價值觀改變-小即是美
生態面
運用並尊重生物多樣性
l創造吸引益蟲和有益動物的環境棲地
l創造生物多樣性
l創造年齡多樣性的植物系統
l創造森林的環境
l群落種植
l多元種植
l注重土壤裡的維生物
l避免使用化學藥品
運用自治系統並接受回饋
l幫助人們自立更生、自給自足的方式達到永續

l採用平等負責任的管理方式,放置控制權力
l採用可循環回饋的系統
使用邊界生態資源及種是不起眼的資源
l水邊、圍牆下、森林邊都是邊界,是不同生態系交接的地方,也是物種最豐富的地方。
l盡可能創造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活躍的邊界生態
l從所有項度來辨識邊界並且創造(時間、垂值高低水平、光線陰影、乾溼交界)
l蓋生態池
l
大石頭的周邊
l樹蔭底下周邊
原則與倫理緊緊相扣

樸門未來的發展



參考資料:
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
樸門永續設計:
大地旅人:
野蔓園:
上下游新聞網-台灣樸門永續設計生態學會: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author/permaculture/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樸門
未來的農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