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笑栽野人第四次室內課程摘要─師法自然與綠色健康家居生活


「師法自然是樸門的活水源頭……              Peter Morehead

                                                                                                                                               作者:何彥廷
    學習樸門的設計在根本上都是以大自然為師,如同東方哲學老子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在大自然中學習,最基本的就是觀察,學習觀察大自然的語言。在自然界我們幾乎看不到直線存在,可以看到的是許多具有特殊意義的形狀或結構,例如:共軛雙曲面、拋物面、蜂窩狀、螺旋、波浪等,我們常常可以在生物的基因結構、植物的花朵外型、動物的巢穴、外殼等看到這些自然元素的曲線形狀或結構,有些性喜日照的植物會演化出具有拋物面特性的碟型構造花朵或葉片,能對著太陽有效地收集光能。這些自然元素的幾何構造是具有純粹的美感、高度的能量傳遞效益、高空間效益等
特色,所以樸門的學習者可以藉由觀察、理解、模仿與應用來改善我們的設計。

    在氣候與微氣候的認識上,樸門設計的倫理任務是為了緩和極端氣候,以及有能力承受、抵擋或避免災害。我們已知水(大氣中的水)、火(太陽的輻射熱)、風(空氣的流動)是主要影響氣候的因素,大環境的全球氣候如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溫室效應等問題,我們並不容易在短時間內以局部地區的設計行動來改善,但我們可以有效藉由微氣候的設計與調節,來達成我們的倫理任務。在微氣候的調和上,我們要掌握地形、土壤、水體、建物、植被的資源和行動條件,藉由設計來修正不利的氣候條件。例如:小池塘、保水線、防風林的做法等。

    在水資源的認知上,我們先一小段《水資源大作戰》的影片,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現在所面臨的水源問題主要來自環境污染、超抽地下水、水壩建造和水的商品化問題。工廠排放廢水、農業使用化學藥劑,都導致水源污染,加上各式廢氣也造成雲層污染,使得污染物隨著水循環回到我們生活中、進入我們身體裡。原本能夠淨化與涵養水源的森林綠地,不幸隨著都市開發而快速減少,更使得污染物滯留與累積在我們生活循環裡。流經都市的主要大河徹底被污染後,人們也開始取用地下水,但卻不知節制地超抽導致地層下陷,地下水源的補充不及人們快速、大量使用的速度。樸門生活設計上因應的原則為不超支當地的水預算,且重複使用並回收中水。

    土壤是維持生態系統生產力和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基礎,土壤內的食物網絡包含真菌、細菌、線蟲、原生動物和捕食性地底昆蟲等,具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土壤內有許多細微孔隙,這些孔隙是許多微生物的避難處與居所,這些微生物的代謝狀況很重要,可以利用土壤中各式各樣的物質作為能量的來源。土壤生態樣貌提供許多生物性的服務,這些服務大部份來自於微生物的作用,所以我們開墾菜園採用不翻土的厚土層積堆肥法,可以避免破壞土壤的微結構及微生物。

    再來來認識一下生物群落中,群落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主要為營養關係和成境關係,營養關係是指當一個種以另一個物種,或它們生命活動的產物為食時,就產生了這種關係。而成境關係,一個物種的生命活動使另一個物種的居住條件發生改變。植物在這方面起的作用特別大,大樹造成的遮陰,草類和地被以及所有動物棲居者都處於較均一的溫度、較高的空氣濕度和較微弱的光照等條件下,或樹木干枝上的附生植物等,即一個物種為另一個物種提供住所。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助布關係,指一個種參與另一個種的分布,在這方面動物起主要作用,牠們可以攜帶植物的種子幫助植物散布。

    接著在綠色健康家居生活這個主題上,適當科技這個概念,也有人稱為適切科技。適當科技相較於一般的現代科技,更著重在對於科技長期使用後所衍生的影響,包含對環境造成衝擊的影響,以及對自己可能會養成依賴性習慣的後果。現代科技選用的適當與否,除了考量現實人、事、物的狀況與條件之外,更強調在地性與時間的因素。因在地技術、在地材料的考量,需要因地制宜,且得保有運用的彈性。在時間因素上即完整地考量科技產品是從何生產出來,報廢後將往何去,即整個生命週期的評估列入選用上的評估考量。適當科技要具有簡單、小量、低成本、非暴力的特色,並能在區域內可以永續使用,同時關注自然資源的維護。

      最後,要強調樸門人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追求較少依賴、較高獨立的自力生活。所以最為一個樸門人除了要學習現在專門化的科技知識外,還不能失去野人般傳統的生存技能,例如:鑽木取火、野生食物辨識、追蹤動物等,都是很有趣且值得學習的。擁有這些知識並尋求一種真實的生活,它可能是簡約的,高度自發性的行動的,且能自我掌握的。這是在個人層面,但放到群體還是同樣的原則,不論是植物、動物或人們,或因該說要整合成一個生物群落,都要尋求在各個層面更高的自給自足。最後,跟大家分享一本書《追蹤師-松林少年的追尋》,裡面的幾段話作為今天的結尾。

大地是道場,自然是導師,追尋天人合一的視野與胸襟!
生命中真正的追尋,是生活在大地的哲學中。
我們擁有荒野自然的殿堂來追尋寧靜。

找到自己,找到你的根。這裡沒有任何神祕學、魔術或宗教存在。只有對單純真相的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